首页 要闻 国内 国际 财经 娱乐 明星 八卦 综艺 时尚 体育 房产 汽车 科技 生活 旅游 健康 热点 图片

打击违法囤地应采取全面公示用地信息等组合拳

当前位置: 首页>财经 >   发布时间:2012-07-21 01:04:29  来源:互联网

开发商违法囤地屡禁不止,严重影响土地的有效供给,加剧土地供需矛盾,因而成为国土部门长期打击而又无法根治的顽疾。

据报道,日前召开的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座谈会上,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表示,下半年,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调控,增加普通商品房用地的供给。同时打击囤地,狠抓闲置土地的清理和处置。

打击囤地再次提上国土资源部的重要工作日程,凸显违法囤地的顽疾还未得到有效遏制。

事实上也是如此,据统计,从2000年-2009年10年的时间内,全国共有12亿平方米土地被开发企业雪藏。而近年纷纷冒出的“地王”也同样被囤积,据广州市国土房管局通告,该市2007年产生的27块“地王”仅有7宗动工,20宗的地块未见动工建设。

房产专家顾海波认为,开发商贪大求全、囫囵囤地而无力消化的现象不符合市场的理性原则,加剧了土地资源紧缺,浪费了资源。更重要的是,通过囤地,开发商可以根据市场房价增加或减少商品房的生产,维持高房价、高收益的格局。囤地还加剧了资产泡沫,一旦此链条断裂,可能产生房价下跌,甚至影响到经济运行

调查发现,违法囤地积重难返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点:一是开发商的利益驱动,通过囤地,可以轻易收获土地增值,做房子不如囤地在房地产圈内是人所共知的秘密;二是针对囤地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以及强有力大打击手段。

《闲置土地处置办法》自1999年4月28日发布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。但年年喊打击囤地,实际执行环节,却总是出现有法不依、执法不力等情况,往往都是走过场,最后大事化小、小事化了,依法被无偿收回的囤积土地寥寥无几。

笔者分析,造成违法囤地打击不力,其主要是因为土地信息不透明所致,具体哪宗土地被囤积或囤积多久,只有少数主管部门的人和开发商知道,而少数主管人员因监督机制不健全,容易变成开发商的利益同盟。因此,违法囤地无法受到公众的监督。

笔者认为,针对上述情况,可以对症下药。采取就地全面公布用地信息等组合拳予以打击,或许可以彻底遏制开发商的违法囤地行为,大面积减少土地闲置。

所谓就地全面公布用地信息,就是将公开出让的土地总面积、规划建筑总面积,容积率、建筑密度及开工时间,竣工时间等信息,用广告牌的形式,在土地所在地点,全部公示出来。直到整宗土地全部开发 毕之前,公示牌必须 整保留,以便随时核查。最主要的是可以接受全民监督。该宗土地如果没有按时开工建设,何时开始认定被囤积,囤积时间多久,从公示牌上一看就一目了然。

与之相应的组合拳就是,第一,要求政府在每一宗土地的《出让合同中》,必须非常明确地规定开工及竣工时间;第二,也是最重要的关键点,务必将用地信息全面 整地在所出让土地的地点,以大型广告牌的形式发布公示;第三,按开发进度分期颁发土地使用权证,分期开发的以建筑封顶为准,按实际开发面积颁发土地使用权证,未开发的不得颁发土地使用权证。第四,定期按照公示牌公示的开发时间检查对照土地开发进度及闲置状况,并严格依照《土地闲置处理办法》收取闲置费,超过两年未开发的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。

首页 | 要闻 | 财经 | 娱乐 | 汽车 | 时尚 | 房产 | 健康 | 科技 | 国内 | 体育 | 国际 | 明星 | 八卦 | 综艺 | 旅游 | 生活 | 热点 | 图片
  • Copyright © 2012-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http://www.zxwnews.com, 冀ICP备08108040号
   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,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:268521383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