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报记者游春亮
本报通讯员杨燕玲
近日,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法院对一起贩毒案作出一审判决,贩毒者是深圳某实验学校的3名在校生,法院判决陈某等3名被告人管制一年六个月。
承办该案的检察官告诉记者,近年来,在校生参与贩毒呈现上升趋势。
在校生熟悉贩毒各个环节
2011年10月25日,民警根据举报,将正在进行毒品交易的被告人陈某当场抓获,缴获毒品14包及毒资人民币850元。陈某到案后交代了同案人员的身份信息,民警于次日在深圳某实验学校内将被告人岑某、李某抓获归案。
3名被告人中,1名为初中生,另外两名为高中生。
记者从龙岗区人民检察院了解到,2011年,该院办理的毒品案件占全年受理的各类案件的20%,位居各类刑事案件前列。近年来,毒品开始入侵校园,并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。2010年,该院受理的在校生贩毒案件为1件1人,2011年为2件4人。连续两年的3起案件中,涉案毒品量分别为氯胺酮0.37克、冰毒0.99克、氯胺酮10.8克。毒品交易量虽小,但因涉案在校生对毒品来源相互推诿、又无线索可查,侦查机关很难查清毒品来源,因此毒品入侵校园存在很大隐患。
据了解,如今,很多学生家长为了联系方便,给子女配备手机。学生喜欢利用手机上网聊天交友,由于在校生尤其是未成年在校生的自制能力较差,在一些不良网友的影响下,容易走上犯罪道路。涉案在校生均在校园内采用手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