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报讯 (记者 陈琼珂 通讯员 王治国)从去年6月起,来自东北的宋氏兄弟冒充箭牌糖果(中国)有限公司工作人员,先后在北京、上海兜售9万多元的假冒“绿箭”、“益达”口香糖,总量达8万余片。近日,浦东新区法院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,分别判处两人有期徒刑1年2个月和1年,分处罚金4万元和3万元。
今年5月17日上午,两名年轻人来到浦东一家商店推销绿箭、益达口香糖,称公司正在搞活动,买一箱“绿箭”送一把伞,买两箱送一桶油。老骆于是花2476元买下2箱“绿箭”,随后他拿到了两把太阳伞。年轻人随后以“到车上把食用油拿给他”为借口走开。
10分钟后,两人未归来,老骆觉得有些不对劲,拆开一箱“绿箭”,发现是假货。老骆找警方报案时发现,原来不止他上当,同一市场内的何大姐买得更多,她家店里买了3箱“绿箭”、6箱“益达”,花费5442元。
这两名推销人员是来自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宋氏兄弟。两人原先在北京做水果生意,后从一个朋友手中购进一批“绿箭”口香糖,兄弟俩一卖才发现是假货。在把这批假货出清后,利欲熏心的他俩自认为找到了发财的机会,竟开车从北京“转战”上海,专找城郊小超市下手。
据警方核实,宋氏兄弟总共卖给29家商户4190盒假绿箭,72盒假益达,销售金额合计9万多元。5月23日,兄弟俩被抓获归案,住处还有价值1.5万余元的冒牌口香糖。
乍一看,假“绿箭”的包装确实与真“绿箭”比较相似。庭审中,面对公诉人的讯问,对方揭开谜底:首先,假口香糖的包装颜色和真品不同,更淡一些;其次,两者的口感不同,假口香糖偏甜;第三,真的“绿箭”口香糖有薄荷味,假的没有;最后,假“绿箭”口香糖口感偏硬,咬一口没有韧劲,一咬就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