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曹派学者坚持质疑 墓
称闫沛东列为逃犯不影响对曹操墓鉴定
媒体对闫沛东因涉嫌诈骗被警方列为网上逃犯一事进行报道后,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。那么,曾长期争执不休的“倒曹派”和“挺曹派”,又是如何看待这一事件的呢?记者5日分别连线采访了两派代表人物倪方六和潘伟斌。
“倒曹派”倪方六:闫沛东的铁证可能没有
“如果闫沛东手中真的握有证据,早就应该向社会公布了,而不会避而不谈或藏而不露。所以,闫沛东的所作所为,只会让人怀疑他的‘铁证’很可能是子虚乌有。 ”
与闫沛东仅见过一面
5日下午,江苏学者倪方六通过电话告诉记者,他也是通过媒体报道,才知道闫沛东这个人的。对于其究竟是何种身份,以及名字的真伪,他一点儿也不知情。
2010年8月27日,他听说闫沛东掌握了大量关于河南安阳“曹操墓”的造假证据后,迅速赶到邯郸某宾馆,面见闫沛东以求真相。可闫沛东除谈了些“曹操墓”的疑点外,始终没亮出证据。当晚,闫沛东在媒体记者的再三要求下,才勉强拿出了一个仿造文物白色石雕。
倪方六说,由于这个白色石雕与“曹操墓”的真伪毫无干系,再加上闫沛东在交谈中缺乏逻辑,专业性不强,他当即对闫沛东所谓的“铁证”产生了怀疑。此后,双方再未谋面,甚至电话联系也非常少。
“铁证”很可能子虚乌有
对于闫沛东通过各媒体坚称自己拥有10多项“铁证”,完全可以颠覆“曹操墓”一事,倪方六表示,他本人虽然一直否定河南安阳“曹操墓”,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思考和观察,也不认可闫沛东的证据。
首先,从正常的逻辑思维判断,如果闫沛东手中真的握有证据,早就应该向社会公布了,而不会避而不谈或藏而不露。所以,闫沛东的所作所为,只会让人怀疑“铁证”很可能是子虚乌有的。
其次,学术争论是光明正大的,完全没必要隐名埋姓在网络上争吵不休。
不影响对“曹操墓”的否定
倪方六说,“曹操墓”这件事情很复杂,至今仍没有盖棺论定。其间,河南方面多次邀请国内专家、学者召开研讨会,强调“曹操墓”的真实性,但并没拿出确凿证据。
谈及闫沛东被列为网上逃犯后是否影响“倒曹派”的观点,倪方六认为,闫沛东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人物,并不会改变大家质疑“曹操墓”的态度。
“挺曹派”潘伟斌:闫沛东的铁证不可能有
“闫沛东一开始就是一位来历不明的神秘人物,一直试图通过‘激将法’把事情搞大,借机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。其实,他不可能掌握所谓的‘曹操墓’造假的证据。 ”
来历不明的神秘人物
5日11时,记者打通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、曹操高陵墓葬考古队队长潘伟斌的电话,他称待看完报道才可接受采访。
当天傍晚,潘伟斌说,在他眼里,闫沛东一开始就是一位来历不明的神秘人物,但攻击目标却非常明确,不仅指名点姓对他进行诬陷,还多次进行人身攻击,闫沛东一直试图通过“激将法”把事情搞大,借机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。
造成多项工作被迫停止
由于闫沛东声称拥有“曹操墓”造假的一系列证据,并亲自进入墓区进行调查取证,一时间“倒曹声”此起彼伏,给河南各有关部门带来诸多压力。
据潘伟斌透露,在舆论的一片质疑声中,“曹操墓”不仅没如期对外开放,就连一些基本工作也因受到干扰,有的被迫停工,有的放慢了进度。
据当地有关人士透露,自从“曹操墓”遭到闫沛东“重磅袭击”后,各项工作基本陷入停顿状态。目前,有关墓区的保护方案仍没有得到上级部门的批复。
个人生活也受到干扰
潘伟斌说,闫沛东不负责任的言论曾让他苦恼不堪,除打乱了其正常工作外,还直接影响到了他的个人生活。
此前,曾有朋友建议通过法律渠道回击闫沛东,但对方既无真实姓名,也无工作单位,如同“影子杀手”,无法进行起诉。潘伟斌表示,实际上他心里非常清楚,闫沛东不可能掌握证据,所以多次对外声明,希望对方尽快将“铁证”直接交给国家权威部门进行鉴定,不要在网络中四处“伤人”。
目前,潘伟斌已不再负责 “曹操墓”考古工作,平时主要做些文物整理和相关报告的事宜。